当前位置:首页>首页

首页


【导读】一毛五一条,量大从优。股民的个人信息已经在网上被公开叫卖,1毛五成了行业公开价,而兜售这些信息的网站遍地都是。但记者调查发现,所谓的股民信息,都只是一堆手机号码,质量并不高。中广网北京12月24日消息(记者黄耀伟)据经济之声报道,在百度里输入“股民资料”或者“股民资源”等关键词,会出现一堆公开叫卖股民个人信息的网站和网页。记者随机找了一个名叫“中国股民资源站”的网站,通过QQ联系上网站负责人李先生,告诉他我需要一批股民的客户资料,并询问资料质量如何,能否看出客户资金量的大小,李先生回答说只能一个个试。记者:不清楚资金量我怎么来判断你这个资料的质量呢?李先生:一万以上一毛二,三万以上是一毛。随后,记者向李先生提供的位于山东枣庄的工行账号打了15块钱,要求他先提供100个人的资料,让记者验证一下信息真假,再决定是否进行大额交易。收到汇款后,李先生发来1个EXCEL文件,打开一看,里面存有100个手机号。记者随机拨打了10个手机号,每个都能打通,但是只有1个回答说自己在证券公司开过户。记者以资料质量不好为由,再次拨通了李先生的电话。他告诉记者,这些号码都是从各种网站拿过来的。李先生:现在网站或者热线的都有,券商那里没有新的了。最新的是2011年的。记者:咱们也都是从网站拿过来的是吧?记者又打开了其他的类似网站,并通过QQ和网站负责人聊天发现,叫卖股民个人信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一毛五一条信息的价格也已经是行业公开价。一家名叫“股民资源国力2012”的网站甚至还公开写着信息四大来源:行情软件注册会员,财经咨询网站会员、各大卫视股评节目中热线电话和短信平台的互动会员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资料。一位券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通过网站获取的个人信息一般都只有手机号,相比来说,从证券公司获得的,质量就要高得多。券商人士:这个客户资料整理起来很容易,就像银行它会分1000万以上、500万以上和300万以上的客户等等。这个资料券商都有,而且获得很容易。从正常业务开展的角度,它肯定会把客户的资料提供给需要给客户提供这些服务的员工。无论是从网站还是券商获得的信息,最终主要都是靠网络进行兜售。北京兰台律所包华律师说,兜售个人信息涉嫌非法经营,对这一犯罪行为的打击,目前并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包华:我个人认为尤其是像这种已经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行为,更应该是一查到底的。虽然在网络上我们公众认为很多是可以隐私的,可以保密的,但对于我们政府机构来说,想查一些网上的交易方式,应该不困难。我们现在技侦部门的水平蛮高的,应该是可以信任的。